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人間佛教走入社區 花蓮光復、吉安居民初解淨土思想

佛學講座

字級

人間佛教走入社區 花蓮光復、吉安居民初解淨土思想

【人間社 陳秀卿 花蓮報導】 2025-05-28
花蓮縣光復鄉、吉安鄉分別在5月23、24日舉辦講座,邀請《人間福報》編輯部編輯妙護法師主講「佛光淨土在人間」,深入淺出闡述淨土思想的精義,帶領百餘社區民眾思索,如何奉行正法所成就的樂土,達到清淨無煩惱、無染汙的世界。

第一場講座於23日下午,在光復鄉光豐地區農會超市二樓舉行,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光復分會主辦,會長劉嘉麗帶領幹部義工,邀約近50名社區居民參加;第二場講座於24日上午,在吉安鄉稻香活動中心開講,由吉安第一分會會長林瑞芬帶領,引導周邊社區居民50多人吸收淨土思想。

妙護法師首先談三種世間與五濁惡世,以《雜阿含經》中「心惱故眾生惱,心淨故眾生淨」為起點,說明「唯心所造」的佛法核心思想。並進一步解釋三種世間——五蘊世間、眾生世間與國土世間,如何受眾生的心念所影響。

當今社會面臨五濁惡世,種種不淨與煩惱正是人心的投射與積染,唯有透過佛法淨化心靈,方能轉染成淨。

在探討淨土世界時,妙護法師分別介紹四大淨土: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、東方藥師琉璃淨土、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,以及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娑婆人間淨土。

極樂淨土強調「事理圓融」與「性空平等」,展現圓融無礙的大同世界。藥師淨土重視「民生豐富」、「政治清明」、「身心康樂」,對應現代社會追求的安定與福祉。彌勒淨土則強調「慈悲喜捨」、「見佛聞法」與「近易普及」,為凡夫修行者指出一條可行的實踐之路。

然而,法師特別強調,四方淨土雖各具特色,但最可貴的,是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娑婆人間淨土,讓我們在這五濁惡世中也能修行成佛,心淨則國土淨。

如何使人間成為淨土?妙護法師表示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,秉持「以文化弘揚佛法、以教育培養人才、以慈善福利社會、以共修淨化人心」的四大宗旨,就是致力於將佛法融入社會生活,為人們創造幸福。

接著,妙護法師闡述人間佛教的六大實踐方向:持五乘共法、守五戒十善、發四無量心(慈悲喜捨)、修六度四攝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)、信因緣果報、行禪淨中道。建構人間淨土的八大條件包括,國土沒有環境污染、經濟沒有財產占有、生活沒有惡人殘害、處眾沒有人我是非、人際沒有猜疑誤會、政治沒有迫害冤屈、交通沒有事故發生、社會沒有階級差別。

法師續談到修持淨土需具備「信、願、行」三資糧,猶如鼎之三足,缺一不可。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;願由信來,要發大菩提心;行,則是實踐與成就的根本。

最後,提及「三福業」,包括世福、戒福和行福。強調要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;捨邪歸正,受持三皈,具眾足戒,不犯威儀;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。

整場講座法義深遠、氣氛莊嚴而溫馨。妙護法師最後以佛光四句偈「慈悲喜捨遍法界、惜福結緣利人天、禪淨戒行平等忍、慚愧感恩大願心」回向,並期勉在場大眾珍惜當下、廣結善緣,透過修行,逐步淨化心靈與社會,共同建構光明、和諧的人間佛國。
12345678910第1 / 201頁
追蹤我們